对现代人而言,熬夜似乎是一种常态。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》指出,超5亿国人每天在24点之后入睡,近几年“熬夜猝亡”的新闻更是频发,但和大众普遍认知的心脏、脑梗等急性问题不同,哈佛大学科学家最新发现,
熬夜猝亡的“元凶”竟是肠道?
【资料图】
由美国哈佛大学Dragana Rogulja领衔,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《Cell》上的一项实验成果表明,长期熬夜会引发早死亡,根源在于氧化物在肠道中的积聚。该实验另指出,主动清除肠道内的堆积物就能避免“熬夜早猝”的风险。
研究人员将“人类基因”相似的果蝇作为实验对象,通过保持果蝇的神经元活跃,抑制其90%的睡眠时间。结果显示“被剥夺睡眠时间”的果蝇寿命骤降至对照组的一半,从40天骤降至20天,相当于减少了50%的生命周期。这就说明,睡眠减少确实会引发过早死亡。
但意外的是,科学家在对果蝇的全身检查中发现,人们普遍认知熬夜影响最大的神经系统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。但被“剥夺睡眠”的果蝇,其肠道内部的活性氧(ROS)水平提升了。
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的有效性,他们在小鼠体内重复了这一实验,最终得到了同样的结果,睡眠不足的实验小鼠肠道内部积聚了大量的高反应氧化活性分子,它们会大量破坏DNA及细胞,成为诱导实验体死亡的真正原因。
睡眠剥夺的果蝇第1、7、10天肠道ROS水平逐渐增加(上方);恢复睡眠的果蝇第5、10、15天肠道ROS水平逐渐降低(下方)
针对这一实验结果,科学家进行大胆推测:如果肠道内活性氧增加是引发死亡的根源,那么通过干预手段摄入足够的抗氧化剂,是否可以减少熬夜对寿命的影响?
为验证这一猜想,科学家选取了最强效的抗氧化物质——PQQ作为外源补充, 惊喜的发现,这一物质能够减少氧化应激并延长试验体的寿命,引发生科界的关注。
其实PQQ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,曾在学术界引起巨大争议的“太岁”体内,就含有高含量的这种物质。而在资本市场,该物质也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脑部神经营养剂较为普及。
然而有着“抗氧化之王”称号的这种物质,一克价格高达3900美金,是富人圈内的“新贵”。当下流行的PQQ脑部抗氧化剂-“脑怡维”,更是成为日本皇家大学慕白地区的“座上宾”。
查看官网详情,和一般的脑部营养剂不同的是,日产“脑怡维”配合缩醛磷脂、银杏叶提取物复合物质,首次实现了协同营养神经元,改善脑部认知水平。
快节奏下的社会压力,熬夜似乎已成为常态,而由此引发的认知衰退、早猝等更是频发。因此,这类脑部健保营养剂则成为不少社畜的“生物电池”。根据亰东数据显示,该品牌进入国内仅一年,就已实现首个千万营收,其中超七成热度由中年男性贡献,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。
根据MOB研究院数据,有超5亿人在24点之后入睡,其中20%的人甚至在2点后才入睡。熬夜主体以学生、IT职业为主,集中在18-34岁之间,占比高达71.8%。
当熬夜成为常态,健康危机也接踵而至。去年8月,江苏南京一位26岁的王女士,因为熬夜工作导致脑出血,被送进医院抢救,这样年轻人患上老年病的热闻更是数不胜数。
为了弥补熬夜造成的身体亏损,从“保温杯里泡枸杞”到豆瓣、小红书各路搜罗营养补剂,这届年轻人不仅是最能熬的“夜猫子”,也是专业的“养生达人”。据统计,超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每月在养生上花费高于1500元。
当年轻人开始玩起了“养生学”,将流水一样的补剂收入囊中,是否真的能完全消除熬夜带来的危害?
“脑怡维”中国区刘姓负责人则认为:年轻人养生的必要性并不高。他表示,尽管缩醛磷脂、PQQ这类逆衰物质能够修复因长期熬夜引发的大脑衰老问题,但对年轻人来说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具现实意义。
任何外源性物质补充都只能作为一种弥补手段,要想真正做到健康无忧,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